新闻传真

◆联合报 1996.11.14 张正莉 台北报导

 李嗣涔昨天以“人体特异功能--真或假”为题,在台大校园发表演讲,并且提出多项实验结果吸引满座听众。他指出,人体科学深不可测,许多不能解释的人体现象,都是因为人类对本身的了解不够,他预言人体科学将是下一世纪最尖端的科学。

 李嗣涔说,科学界已证实,同一个原子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,两者距离为八十埃(一埃等于十的负八次方公分),换言之,在微观世界中,原子的“分身”是存在的:至于巨观世界中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现象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他也说,凡是有温度的东西都会发光,这是一件物理事实,只有波长不同,有人强、有人弱,有人看得见、有人看不见。

 李嗣涔从八十一年开始,正式在台大电机系开设“人体潜能专题”课程,四年内经过无数次反覆实验,找出四名具有特异功能潜能的学生,以精密仪器测量他们的生理参数(如脑波),再与气功师父互相比较,找出生理上的共通性,试图解开人体潜能之谜。

 研究发现,四位具有显著“心电感应”能力的同学,在正常闭眼状态,脑波的尖峰振幅很小,约在四微伏以下,很像练习打坐、放空到高境界所出现的“入定态”。李嗣涔推测,人在入定放空状态时,脑的生理活动下降,杂讯降低,使得外界存在很微弱的讯息,有机会进入大脑,且不被杂讯所掩盖,而为大脑掌管意识部分感知。此外,在“念力转动指南针”的实验中,受试者右脸颊附近产生高达一百一十五高斯的磁场,是地磁的四百倍,显示念力之中有部分力量是由磁场所产生。

 李嗣涔说,更不可思议的是,研究发现“手指识字”或“耳朵识字”是千真万确、具体存在的事实,但这种“非眼视觉”必须并随着手掌放电及脑部血流下降、血压下降才能达成,且手温一定要低于摄氏三十四度才行。

 他强调,如果科学界能找出手指识字的奥秘,盲人“重见光明”并非不可能。
 

来自喜马拉雅山云端的大师 休息,最好学师子王卧台大教务长   科学角度论“分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