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不知道


比利时布鲁塞尔杰奇.松荷纳师兄
(原文为英文)

 于师父的教理,如果我有不解之处,就觉得像是饥渴没有满足一般,我很不喜欢那种感觉。在师父“甘露法语”那本小册子中,就有一句话困惑了我数月之久,我愈看愈不懂它真正的涵意是什么。

 当师父来到伦敦时,师父问我们:“有问题吗?”我趁机向师父提出心中的疑问:

问:在‘甘露法语’那本小册子中师父说有时魔也是佛,我不记得那句话确实是怎么讲的,意指如果我们不是佛,我们将无法成佛。我不怎么明白这句话。

答:好,好。

问:我对它有一些自己的见解,但我不怎么确定。

答:好,告诉我你的见解,先告诉我你所了解的。

问:就我的理解而言,即使是魔,假如改变的话,有一天也会变好,而且也可以成佛,因为每个人都能成佛,即使是坏人也一样。这就是佛所以是佛的理由。所以我无法确实了解那句话的真义。

答:嗯,你说的就某方面而言是对的。魔也是佛,意思大致是这样:因为在初始时,万物皆从源头而来---无为万物之始,因此若非来自于上帝、佛和天国的话,魔又是从何处而来呢?在初始时我们皆是明师,或是这个大明师的一部分,整个造化的一部分,就像是那整个苹果派中的一片,然后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些个别不同的特质,像是这一片上头有蕃茄、那片上面有洋菇、另一片比萨上有一些橄榄,有些比较小、有些比较大,小片的给小孩子吃,大的给大人,比方说这样。因此在最初始时我们都是明师,或是至少是这个大明师力量的一部分。不过后来若我们想来这个世界玩一玩,我们必须从那个大我之中分离出来,每个人扮演一个不同的角色:一人演佛的角色,另一人演佛的反角,如同戏剧一般。刚开始所有的男女演员都属于同一家公司,不过演女主角的人必须具备像是如此的美貌、和那般的身材;而另一位扮演女仆,她应该这样穿着,有那样的举止,以及何等的身材比例(师父笑),诸如此类。因此,我们都是一样的,但是当我们下来到比较低等的世界时,譬如这个世界,我们必须放下我们明师的权利来扮演其它的角色,若你演那个角色太久,很可能你会忘了你在天堂所做的一切,或忘了你是谁、忘了你自身的伟大之处。这就是为什么我告诉你们明师在你内边,若你想重获自己的明师的地位,就要开始往内去寻求,因为长久以来你们都向外寻找以演好你的角色、达成你的目的等等,因此你们都忘记了。所以现在该是往内认识自己的伟大之处的时候了。

 事实上魔之所以扮演魔的角色只是为了平衡造化,是为了使它多采多姿。若无反面的衬托,你怎么能认得另一面呢?如果你终其一生都未曾见过一位女士,你也无法认知你自己是男士,因此有魔才有佛,诸如此类的。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明师都说你们是平等的、你们都是上帝的子女、或是你们皆是佛、你们内边都有佛性,而那就是唯一的真理。不过那并不意谓当你看到人做坏事时,你却说那是好的。不是的,坏是坏,好是好;因为不论好或坏都有其目的,上帝的用意是要让我们明白何谓善,没有恶我们就无法明白善是什么,如同没有痛苦我们就不知幸福的真谛,因此要有所谓的阴阳对立,我们才能认识自己,懂吗?每一个角色帮助其他的角色认识其伟大之处,所以这个没问题,你懂了吗?

问:我还不怎么了解。

答:不怎么了解!(大众笑。)或许我还未解释清楚。抱歉!你是位教授,习惯于复杂的解释和书籍,所以我不容易解释。

 魔就是佛,因为在初始之时并无魔的存在,只是佛戴上魔的面具来扮演坏人,因为若无考验,也没坏人,你如何证明你之为善?你如何明白你是好的?所有的英雄皆由时势所造,良药也因疾病而产生。没有病苦,就没有伟大的医师和良药,也没有伟大的发现;若非需要灯和工业,我们也不会发现电力。好,恶的存在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使每个人都能认清善,并能保持善的一面。恶的一方扮黑脸,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你成为伟大,让你明白:‘哦!这个不好,我不应如此,而应维持在善的一面。’因为你自己比较:‘哦,这真的很坏;而这个才是好的。’因为若非有坏的一方来相比较,你无法明白你已失去了你的方向和目的了,因此才必须有魔的存在,而魔是佛穿上魔的面具,了解了吗?

问:“是的。”

答:太好了!(大众笑。)祝福你,祝福你!我知道这很抽象,很难了解。但是我深以你为荣,以你这个年纪而言,又是比利时一所十分优秀的大学的教授,能如此谦卑的向我提出这个问题,甚至能承认自己不了解,这点我很欣赏。”

 是的!这个有关魔和佛的讨论,是一个谦卑的功课,与其假装了解师父所有的教理,有时候倒不如直接请问师父正确的解答,而非对我们不了解之处羞于启齿。

师父为我释惑 湄南河上一夕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