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別報導
 

陪佛子成長

 

福爾摩沙台北吳同修口述/台北鄭同修記錄

 有一次,星期日大共修時剛好下雨,他們夫妻想來道場好好打坐,雖然小孩也想看師父,他們還是決定不帶小孩來道場。

 吃飯時間,師父出來看視大眾,看到吳師兄卻不見小孩,師父就說:「你們大人想看師父,小孩也同樣想看師父;以後不帶小孩就不要來看我。」吳師兄聽完後,放下手中的鋼杯,火速趕回家接小孩,一路上急駛並向師父懺悔,不該忽略了小孩的心情和渴望。

 此時,師父在大殿的開示結束了。由於當晚在花蓮有場講經,時間已經十分緊迫,師父叫觀音使者先行出發之後,只見師父仍留在大殿內,緩緩地不斷繞行,好像在等什麼....。當吳師兄和小孩趕到道場時,師父剛好從大殿出來;師父看到小孩很高興,特地和他一起分享同一顆 糖果。

 是的,小孩是師父的佛子,父母親只是暫時代佛照顧侍奉他們而已,這件事令吳師兄與楊師姊學到了最好的父母功課。而教育小孩,其實就是教育自己,吳師兄說:「就如師父說的,小孩真的很單純,就像是一面鏡子,言行舉止經常是模仿父母而來的。現在,當遇到一些情況的時候,我會先停下來,檢視自己的做法和影響,首先反省自己;其實,父母親真的是透過教導小孩的過程,繼續教育自己。」

 「父母在教導小孩的時候,往往會受到自己在童年時代與父母之間的互動經驗所影響。有些時候,甚至會在無意中,重複自己父母親的教育模式,不論是好的或不好的,這就是師父所說的習慣或業障。」吳師兄深深體會:藉由觀音法門突破習慣,以及扮演好父親角色的重要性。

 小孩雖然修行,仍然需要同年齡的朋友,吳師兄並不會因此就限制小孩子的社交。例如,當小孩與同學互訪時,「我會打個電話先和對方家長溝通,說明我們的小孩吃素,對方家長方便的話,都會很樂意準備一些素餐點,或者,我會幫小孩準備一些食物,讓他帶去和大家分享。」

 小孩上學後,難免會受到同學或外在的影響,例如要求購買一些不是很好的漫畫等,對於此,吳師兄表示會和他先溝通。基本上,會尊重小孩自己的決定,但必要時會陪小孩一起閱讀,從旁解說,協助他學習判斷。他說:「就像師父曾經陪我們看一些片子,解說內容一樣。」而且修行的小孩,心靈較開闊,也較快樂和自在,親子間溝通,無形中容易多了。

 修行之後,吳師兄了解到扮演角色時的一些智慧,常因情況不同而扮演不同角色,顯得很『中性』。親子之間,他有時當爸爸,有時扮演媽媽,視情況需要而互相交替;對於夫妻之間的相處也是一樣,他有時扮演『先生』,有時也會扮演『太太』,彼此尊重,體貼對方。吳師兄說,他們夫妻很有默契地彼此分擔家務、做家事及照顧小孩。他也常繫起圍裙,拿起鍋碗瓢盆,快樂地主演『家庭煮夫』的角色。

 夫婦兩人長期從事教育工作,眼見時下青少年問題叢生,吳師兄表示,此大多因為父母親本身不夠成熟,無法化解自己的心理壓力,而轉嫁給子女;或者愛力不夠、或者不知如何適切地表達關愛。有時甚至因自己的名利心,而給予子女過度的期許、要求,才產生問題的...

 的確,如果凡事都要靠自己小小的人類愛力,父親、丈夫的角色確實是一項大大的重擔。但在「全能父親」──師父的愛力下,做一個「陪佛子成長」的管家,對吳師兄而言,則是一件輕鬆的差事。

感恩您!獻給天下的父親們 陪佛子成長 父親的轉變
師父的愛勝過老爸的千言萬語 父兼母職快樂修行
「新」爸爸 是「父子」也是「同修」 知足幸福的老爸
孩子們的父親節禮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