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好美好

 

若不能利益別人,
我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?

美國佛州新聞組(原文為英文)

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的女演員安吉莉娜•裘莉(Angelina Jolie♥♥♥♥♥一直熱中於提倡人權。在柬埔寨拍攝電影《古墓奇兵》(Lara Croft: Tomb Raider)期間,她的愛心受到啟發。當親眼目睹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和貧困之後,她便和聯合國聯絡,看看如何盡己之力提供協助。

「我接洽了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(UNHCR;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 for Refugees ),因為我認同他們想要做的事…而且我也支持他們。我閱讀聯合國不同機構的介紹,其中以UNHCR最吸引我,因為我相信難民是世界上最脆弱無助的一群,他們遭受到各種磨難。」

2001年間,裘莉造訪了獅子山(Sierra Leone)、坦尚尼亞(Tanzania)和巴基斯坦(Pakistan)的難民營,並在巴國捐贈100萬美元給阿富汗戰爭的難民,之後她就成為聯合國UNHCR的親善大使。

接著,她到一些飽受戰火蹂躪的國家,如海地(Haiti)、科索沃(Kosovo)、黎巴嫩(Lebanon)、斯里蘭卡(Sri Lanka)、蘇丹(Sudan)等,去探視難民,並呼籲大家重視難民悲慘的處境。在進行這些人道工作時,裘莉總是帶著一本日記,記下她和聯合國援助人員之間激勵人心的對談,以及難民的慘痛經驗,還有她在難民營所見所聞的感想。在2003年,她將部分日記編輯成冊出版,書名是《那些人,那些事》(Notes from My Travels),並將出版所得全數捐給UNHCR。

這種慷慨義舉對裘莉來說是很平常的事,她從自己數百萬美元的收入中,捐出三分之一給慈善機構。儘管她的拍戲行程非常緊湊,又經常到各地造訪難民營,裘莉仍然投入許多時間、精力和金錢在世界各地的改進計畫上。她說:「我的理念是:只要情況需要,就分享自己所有。」而這並不只是空談而已。
 

單單在2005年,裘莉就做了如下善舉 :

☆  承諾資助衣索比亞一所專門收容愛滋病孤兒的醫療機構。
☆  承諾捐出50萬美元,為尋求美國政治庇護的孩童提供法律上的協助。
☆  承諾捐出500萬美元,在柬埔寨馬德望(Battambang)建立一個野生動物
      保護區。
☆  安排50萬美元捐款給海地的一所學校。
☆  與經濟學家傑弗瑞•薩克斯博士(Dr. Jeffrey Sachs)共同製作一部紀錄
       片,以促進肯亞的永續發展。
☆  到巴基斯坦探視地震災民和阿富汗難民。
  與英國財政大臣戈登•布朗(Gordon Brown)和美國參議員希拉蕊•柯林
      頓(Hillary Clinton)合作,促進世界各國提供免費的普及教育。
 

裘莉還身為三個小孩的母親,其中一位是最近她和男演員布萊德•彼特(Brad Pit♥♥♥♥♥所生,另外兩個孩子是領養的:兒子梅鐸斯(Maddox)於2001年來自柬埔寨的一所孤兒院,女兒莎哈拉(Zahara)則是於2005年來自衣索比亞一所收容愛滋病患子女的孤兒院。在領養之際,裘莉並不知道莎哈拉是否受到愛滋病毒感染,但是她一點也不介意,最重要的是這個孩子需要母愛。裘莉心甘情願而且也準備好撫養一個愛滋病的孩子(幸好後來發現莎哈拉並沒有感染愛滋病毒)。自莎哈拉被裘莉收養之後,美國地區領養衣索比亞孩童的比率就急劇上昇,去年就有數百名嬰兒被疼愛他們的家庭收養。

安吉莉娜•裘莉這種悲天憫人的生活態度確實引起了大眾的共鳴。對於她的人道工作,她說:「最大的回報就是收到世界各地年輕人的來信,告訴我他們也加入了幫助別人的行列,他們會努力學習並盡己所能。他們讓我覺得對未來充滿了希望。」

裘莉運用影藝界名人的影響力改善了全球許多人的生活,她無條件的愛嘉惠了難民、災民和貧困的家庭。雖然她大可以她的慷慨而自豪,但事實上裘莉非常謙虛。在她的著作和訪談中,她一直強調:在幫助世界各地較不幸的兄弟姊妹時,她從中獲益匪淺,並了解到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。

當被問及為UNHCR所做的慈善工作對她的人生有何改變時,她說:「它讓我的人生充滿目標。若不能利益別人,我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?」

在安吉莉娜•裘莉的影響下,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。親愛的讀者,您今天是否日行一善了呢?

 
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unhcr.org/cgi-bin/texis/vtx/news/opendoc.htm?tbl=NEWS&id=3db3f99b5
http://www.unhcr.org/cgi-bin/texis/vtx/news/opendoc.htm?tbl=NEWS&id=3bb2f8be16
http://abcnews.go.com/GMA/story?id=1120954&page=2
http://edition.cnn.com/TRANSCRIPTS/0512/26/sitroom.01.html
http://abcnews.go.com/GMA/story?id=1120954&page=2
http://news.bbc.co.uk/1/hi/talking_point/3584021.s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