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傳真

清海法師在西湖主持「無量光靜坐中心」,二百多位信徒的子女,也都剃度出家,有八名小沙彌每天穿著袈裟在附近國小、國中上學,融入世俗生活,堪稱校園「奇景」。

獨家報導週刊164期

苗栗西湖
八小沙彌穿袈裟上學修佛
校園傳奇

˙本刊記者/蘇雅萍˙版面設計/林逸文

佛理精微深似海 校規嚴厲峻如山

圖說:出家人力求上進,在國內各大學進修,甚至出國深造的情形屢見不鮮;但是;小小年紀就隨父母剃度出家,天天穿著袈裟去上學的小沙彌卻不多見。

穿僧衣上學去

 苗栗縣西湖鄉境內三所國中、國小,便容納了共八名小沙彌接受義務教育。白天,這八個小小出家人一齊騎著腳踏車上學,他們讀書、唱遊,上體育課時也穿著僧衣和小朋友在球場上打球。放學後,小沙彌們成群結隊回到數公里外的道場,跟著師父誦經打坐;入夜則鑽進自己的小帳棚內!過著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生活。

 瑞湖國小位於西湖鄉四湖村;從五年前起,陸續有小沙彌到學校註冊就讀。據該校的教職人員表示,這是因為四、五公里外的三湖村有一個道場,小孩子們遠從全省各地到這裡來出家,當然就近在此地的學校接受義務教育。

 目前,瑞湖國小有兩名小沙彌分別就讀五、六年級,西湖國小有三位,西湖國中也有三名。其中,就讀瑞湖國小五年級的女生徐立亭與就讀西湖國中的哥哥,從小就跟著母親一起出家,遠從基隆來到苗栗的「無量光靜坐中心」,已有數年之久。

 學校裡剛出現小尼姑、小和尚的身影時,老師與同學們都不太習慣。他們頂著小光頭,身穿灰色的僧衣,腳踩著柔軟的布鞋,堆了滿臉的笑容。由於道場規定出家人一天只能吃兩餐,小沙彌們中午都不帶便當,下午往往空腹上課,老師們問明原委後,咸認對發育中的兒童不妥,經過校方與道場溝通,小沙彌才開始帶便當。

 他們不沾葷腥,也從來不在福利社亂買零食;為了避免受到葷食的沾染,小沙彌們的便當也不跟小朋友一起蒸,而紛紛以冷便當果腹。幾年下來,學校的師生已慢慢習慣這群小出家人的存在,而小沙彌們也能融入世俗的生活,與同學們打成一片。

融入世俗生活

 刻正就讀瑞湖國小五年級的小沙彌徐立亭,在老師眼中便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學生。據學校的老師表示,徐立亭的人緣很好,功課經常保持全班第一,這學期還擔任班長,是學校的資優生。老師們甚至胸有成竹地保證,即使徐立亭有機會到大都市裡求學,也一定是個資優生。

 在同學的眼中,徐立亭不僅功課、人緣均佳,以世俗的眼光來看,她長得還真是人見人愛,雖然剃了光頭,但是那清秀的模樣,依舊討人喜愛。徐立亭已去世的父親是一位婦產科醫生,母親也是合格的助產士,父母親都是十分虔誠的佛教徒,因此在徐立亭國小二年級時,便隨母親出家,來到苗栗的山上。

 另外,就讀六年級的靳明昌也是一名成績頂尖的小和尚。靳明昌一出生即對葷食相當敏感!天生即排斥一切含有葷腥的食物,他在幾年前隨同父母親剃度出家,在學校時總是整天笑嘻嘻的,是一名很可愛的小男生。

 最初幾年,山上的道場因為仍值草創時期,設備不免簡陋,小沙彌們獨自住在帳棚裡,甚至連寫功課的桌椅都沒有。校方發現後,再與道場溝通,如今也已有了做功課的桌椅。

 雖然物質環境稍差於其他同學,然而根據校方的觀察,發現這群出家的小朋友們均能甘之如飴。在學校裡,從來不曾見到小沙彌們與其他同學發生任何爭執或不快。他們就像一般已出家的成年人一般,凡事都能以寧靜、祥和的心對待。

 經常與小沙彌相處的瑞湖國小洪春景老師,希望外界能以平常心來看待這些出家的小朋友。洪老師說,從外表來看,他們除了穿著打扮和別的孩子不同外,絕無其他可議之處。洪老師還銳,靳明昌小朋友在上體育課時,往往表現得比其他小朋友活潑。

傳教方式引起議論

 今年甫自瑞湖國小畢業的戴湘芸也是來自道場的小僧人。戴湘芸畢業時的成續是全校第一名,據說她每年所獲的獎學金一律交給道場,沒有私人的財產。不過,道場也提供一切生活所需,所有的出家人一同自力更生,過著出世的生活。

 瑞湖國小的小沙彌人數一度曾多達到十多人,目前則只有兩位。據該校教務處的羅主任表示,這一兩年來,小沙彌由於畢業,或者其他因素已漸漸減少。過去曾有小沙彌中途轉學,經校方查訪,才得知是出家的父母因故違背戒律,被逐出道場,不得不帶著小沙彌一起離去。

 「在道場,只有『師兄』,沒有『爸爸』、『媽媽』!」一名模樣俊逸的小沙彌說著,語氣中透露著童稚的天真。佛教視人為平等,因此出家人不分男女一律以「師兄」相稱。所以,小沙彌也得稱自己的父母為「師兄」。

 即使如此,「師兄」們還是很關心小沙彌的學校生活,經常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絡,詢問小沙彌們上課、讀書、人際關係……等的情形。當小沙彌們拿著請假單、考試卷回來時,「師兄」也會拿出刻有世俗名字的印章,為小沙彌蓋上。

 根據三所學校的主管人員表示,這些小沙彌們不僅資質聰穎、品行端正,出席情況更是讓人放心。「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們遲到、早退或者無故不來學校。」西湖國中的訓導主任胡茂松說,他所見過的「沙彌學生」,每個都相當守規矩,出席狀況幾乎達到全勤,「不過,道場有活動的時候,他們倒是都會請假。」

 據悉,小沙彌們所住的「無量光靜坐中心」位於西湖鄉三湖村,約有信徒近兩百名。主持靜坐中心的清海法師,幾年前名噪一時,由於她蓄短髮,與一般出家人的剃度有別,而且其主張雖源自佛教,但是傳教方式特殊,曾在佛教界引起爭論。

 「無量光靜坐中心」以靜坐為其表達信仰的主要方式,其信徒也像一般佛教界的出家人一樣接受五戒,但是不供奉神明,一天中花不少的時間在打坐上。除此之外,靜坐中心不興建任何廟宇,在佔地十公頃的山坡地上,除了以鋼架搭出的靜坐道場外,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帳棚、男女信徒分開居住,彼此不得越雷池一步。

 信徒平日各司其職,有人負責整理清海法師弘法的內容,也有人從事各種加工製造,所得充作道場收入。過去該道場並不禁止信徒攜眷出家,但規定出家後夫婦必須分開,兒女則依性別之分就近跟隨父親或母親修行。但近年來發現有兒女隨行的出家人總是較難割捨俗務,因此已禁止信徒攜眷。

 雖然道場的人表示,就學中的孩子全是憑自己的意願接受剃度。但是西湖國中、國小的兩位校長都認為,學童尚在受義務教育的階段就出家,似乎過早,「國小、國中的學生都還沒有自主能力,如果能夠等他們長大再做選擇也還不遲。」西湖國小校長黃寅春語重心長地表示。

圖說:
小沙彌表現活躍功課也很突出
西湖國中是小沙彌們升學的唯一處所
剃個小光頭,男生女生不易分別
道場只在週日對外開放,平日外人不得進入
瑞湖國小的小出家人最多時曾有十幾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