──遵照師父指示所做的報導及師父評分嘉獎──

 

歐洲國家對抗全球暖化的努力

 

福爾摩沙台北新聞組(原文為中文)

 

* 英國

 

英國政府提出一項警示,呼籲各國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,因為,就長期而言,這將會比什麼都不做的代價更為低廉。

前世界銀行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暨科學家施特恩(Nicholas Stern)在北墨西哥會議中的報告指出,開發環保能源,無論是就經濟方面或環保方面都極具意義。他也發出同樣的呼籲:「行動拖得越久,代價就越高!」

英國環境大臣米利班德(David Miliband)引述施特恩的報告說:「採取行動,防止氣候進一步改變已經非常急迫,姑且不論人類生活和環境上的代價,以經濟上的代價來看,早已經遠遠超過緩和氣候改變的成本了!」

在墨西哥蒙特雷(Monterrey)舉行的這場會議,與會者包括有來自美國等世界20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能源與環境部長。會議以轉變中的科學思考為主軸,再延伸至有關氣候改變的對話。

如今大多數的專家都相信,全球暖化的現象是肇因於燃燒石化燃料,而非是大自然的正常循環現象。專家們預測,海平面即使僅上升一公尺,在像孟加拉等這些地勢低窪的國家中,有數百萬居民將被迫遷移。

根據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的紀錄,2005年是地表自1860年以來最熱的一年,而最新的氣象評估則暗示,到本世紀末,地球的氣溫可能會上升攝氏三度,足以引發洪水、乾旱和饑荒等災害。

英國外交大臣貝克特表示,對開發中世界來說,氣候改變是一個很大的危機,因為人們會搶奪水源和農作物。她也提到蘇丹達夫(Darfur)地區衝突的原因部分是起自爭奪農地和水源。

* 法國

 

法國總理維拉潘(Dominique de Villepin)於黃金3年(2006年)10月 4日公佈了一份「國家環保契約」,將提供法國家庭和企業100億歐元(127億美元)的優惠貸款,來支持能源節約計畫。

維拉潘在記者會上說:「這份條約將把所有相關的人結合在一起。市民、公司、地方組織、政府。它將讓每一個人在環境保護上都扮演一個角色。」他還承諾將採取措施,以鼓勵使用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的燃料,並將對煤課稅。

為了減輕法國對石化燃料的倚賴,在法國各地將要增加以乙醇為主的燃料加油站,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。此外,法國也將投入約一億歐元進一步研發複合式汽車。這筆款項將於黃金4年(2007年)元月開始撥出,能源節約計畫所需的100億歐元資金將來自工業發展儲蓄帳戶(Codevi),其年利率為2.75%,目前每人的存款上限為4,600歐元。

為了籌募額外的資金,存款上限將自元月1日起提高到6,000歐元。維拉潘說:「我們的目標是動員法國人民的存款來幫助環境。」
 

* 挪威

 

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出國,一個由挪威政府任命的委員會表示,該國可在2050年以前減少80%的溫室氣體排放量,而且不會牽制它的經濟成長。

「減少排放…很重要,這是可行的,而且非常的便宜。」委員會的主席挪威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蘭德斯(Joergen Randers)與環保大臣比約諾伊(Helen Bjoernoy)在一同出席的記者會上這麼說。

為了推動減緩氣候改變,該委員會總共提出了15項措施,可以在2050年以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達50至80%。包括英國、法國、瑞典以及美國加州等國家和區域,也正在計畫於未來數十年間大幅減少電廠、工業和汽車的溫室氣體排放。

如此長期下來,所刪減的氣體排放量將遠遠超過聯合國《京都議定書》(Kyoto protocol)所設定的刪減幅度。根據《京都議定書》,包括挪威在內的35個國家,在2008至2012年間溫室氣體的平均排放量要比1990年的排放量減少5.2%。

許多政府擔心這樣的刪減幅度代價太高,但蘭德斯認為,相較於一個沒有因應氣候改變措施的經濟預測,委員會的提案在這40多年的期間裡,對挪威205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影響還不到0.5%。

此外,在其他領域節約能源,包括效能更好的建築物暖氣,將可以抵銷成本。而研發如何從電廠捕捉碳,也可讓挪威取得技術上的領先優勢。

環保大臣比約諾伊則說,像挪威這種每人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富有國家,比起中國等開發中國家,有率先展開行動的「道德責任」。她還指出,雖然目前距離目標還很遠,但挪威每天原油產量約三百萬桶,身為世界第三大石油輸出國,可以達到《京都議定書》設定的2012年目標。

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環保團體強烈要求挪威政府採納委員會的建議。他們表示,甚至連Statoil和Norsk Hydro等挪威石油公司也都極力主張政府應採取行動減緩全球暖化。

參考資料:
1.http://today.reuters.co.uk/news/articlenews.aspx?type=topNews&storyID=
2006-10-04T002458Z_01_N03258792_RTRUKOC_0_UK-ENVIRONMENT-WARMING.xml

2.http://www.planetark.com/dailynewsstory.cfm/newsid/38382/story.htm

3.http://today.reuters.co.uk/news/articlenews.aspx?type=
scienceNews&storyID= 2006-10-04T143858Z_01_L04522073_RTRIDST_0_SCIENCE-
ENVIRONMENT-NORWAY-DC.XML&