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西湖之寶──老菩薩福爾摩沙苗栗出家師 ◇堅固水泥不稀奇 通風帳篷最適宜 ◇思念親情雖難免 打坐修行忘憂煩◇修行不分老與少 互相體諒最重要 ◇生老病死豈無助 在世明師來保護 ◇青翠蔬菜勤耕種 每日輕哼田園樂 俗語說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。」咱們西湖道場的僧團裡也擁有不少寶;這些被一般「小家庭」視為「家寶」的老菩薩,來到我們這個「大家庭」之後,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觀呢? 堅固水泥不稀奇 通風帳篷最適宜
在一般寺廟中都有年老的出家人,他們大都以寺廟的清靜環境修行,少與外人接觸,默默清修度過餘年;經清海無上師剃度的出家老菩薩,不是住在堅固的水泥寺廟中,而是同年輕的出家人一樣住帳篷,生活在一起、工作在一起。 思念親情雖難免 打坐修行忘憂煩
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,含飴弄孫通常是他們的最愛,有些老菩薩表示還是會思念親人,修行以後,不是像木頭一樣沒有感情,有時難免動心,但會祈求師父幫忙,也有老菩薩不太會想念子女,因為印心的孩子是最幸福的,我們已經找到內在的寧靜與喜樂,對於一般大眾看重的已非自己的渴求;而且這裡環境單純,修行比較快,又可以追隨師父身邊,感覺很幸福,身心更開朗。 修行不分老與少 互相體諒最重要
由於跟隨師父出家的大都是年輕人,而年輕人和老年人不管在生活方式或是看法上都有些差異,有人說三年就會有代溝,有些僧眾只有十來歲,面對自然年歲所帶來的差距,老菩薩又是如何調整呢?有一位老菩薩笑著說:「她比年輕人還會吵」其他老菩薩則認為師兄弟間當然要互相關照,對於年輕師兄的有些言行難免會不習慣,不過他們還年輕,這也是大家應該彼此學習的功課。 生老病死豈無助 在世明師來保護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,而對老菩薩來說,病痛死亡從不曾對他們產生太大的威脅;他們表示生小病時休息、打坐就會好,大病就找醫生看。生病時的心理要樂觀,就會很快恢復健康。他們表示,往生之後,身體火化就好,如果有人需要器官,也可以送人。其中有一老菩薩有親人(未印心)往生,師父也曾事先通知,所以他們認為等師父通知後,再準備後事還來得及,有時師父也會代為安排。另外有一位老菩薩的九十多歲婆婆在道場往生(也未印心),她說:「往生後的身體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,皮膚很軟,往生時比生前還好看,眼角、嘴角都笑瞇瞇。」 青翠蔬菜勤耕種 每日輕哼田園樂
黃昏時分,步行到山下。走到停車場時,迎面碰到二位老菩薩,手上還提著籃子,籃子裡裝滿了剛摘的蔬菜,青青翠翠的,好漂亮!這些新鮮引人的青菜,是老菩薩們親手種的,沒農藥、又肥美,真要令人驚佩他們優秀的栽種技術。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