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給自足大丈夫
福爾摩沙苗栗出家師
◇巧手編就赤子心
◇彩筆繪出畫家情
◇鐵牛耕出農婦樂
◇自給自足大丈夫
師父的徒兒遍及全球,他們感恩師父再造新生命,常常要求供養華屋、土地與金錢;甚至想以此挽留師父常駐當地;師父絲毫不為所動,仍然堅持她簡樸的生活原則,如常地住帳篷、日食一餐、做手工養活自己。
師父的生活照裡,有一張相片相當吸引人;畫面中的師父像個小孩,天真悠閒地坐在吊床上頭,歡喜專注地編織著毛線;那並不是特意安排過的設計或企劃,而是師父每日生活面相的一個縮影。
在不出外講經的時間,師父除了教育出家眾,陪大眾打坐、隨機做開示外,最常做又喜歡做的便是做手工了;師父編織的圍巾配色別緻,手法也獨樹一格。為了訓練出家僧眾能獨立謀生,不要成為寄生社會的米蟲,師父曾親自教導我們如何編織得又快又好
。那來自悠樂傳統的特殊編織技法,曾讓僧眾大開眼界,並掀起一股學習模倣的熱潮;漸漸地,有創意的女出家眾在不斷推陳出新下,出籠了一批批新穎大方的帽子、圍巾與披風,常常在周末假日,這些手工藝的成品,成為各地同修與十方大德請購的焦點。
就是在國外,師父也不曾放下她的棒針與毛線,無論在飛機上、旅館裡、或是講經前的休息時段……等等,只要抓到片刻空檔,師父都是馬上熟練地編織起來;有一次,為了義賣圍巾,整個晚上從十點不眠不休地編織到清晨四點,這一種刻苦自立的風範,總教做徒兒的我們慚愧不已。
學會至少一種編織的方法,成了每位出家僧眾的必修功課;偶而在飯後的傍晚時分,信步蹓躂在帳篷區裡,總會見到有好些出家師兄們正一針一針、辛勤地操作著自己的毛線王國;那種單純專一的神態好美,有時正巧碰到日落夕照的背景襯托,大自然絢麗的色彩與編織者的柔和氣氛交融一體,好一幅恬淡自足的動人圖畫!
化腐朽為神奇,是師父的又一項才情;隨意躺置在河床上的頑石、被宣告丟棄報銷的陶瓷品,經過師父彩筆一揮,馬上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灰姑娘經仙棒點敲一般,立刻亮麗、鮮活、身價百倍起來,充滿趣味與美感的石頭畫,每次一推出,就有一大批人準備請購。
最近師父更是大塗大畫起來近二十幅的油畫,主題與修行息息相關,精純的筆觸、生動的氣韻,全然看不出師父才是油畫的初學者,只覺世上再沒有如此深刻、幽默而又富原創力的畫作;修行的力量不可思議,內在原有的各種能力自然會被開發使用。恆順眾生心意,師父在萬分不捨下,願意讓經濟能力足夠的請回原畫,經濟能力稍差的,也可準備請購複製的畫作。
有時,放下一切手邊的工作,師父會率領僧團共同到苗栗後山去當一當臨時的農夫與農婦。
駕著鐵牛耕田的師父,雄糾糾氣昂昂;拿著鋤頭鬆土的師父,既俐落又熟練;手提菜籃的師父,婉約又柔情;而我們這些老老少少、大大小小,則是各自分配領土、精工出細活!
很自然地,後續的菜圃照顧工作,就一手交給僧團裡德高望重的老菩薩來做,因為她們富經驗,又有恆心與毅力,廚房裡頭煮炒的一些青菜,常是她們辛苦澆灌的勝利成品;沒有農藥、安全又衛生。
放棄居住造價昂貴的鋼筋水泥屋,各自隨意搭蓋帳篷休憩,僧眾有的做手工、有的抄經稿、有的繪陶瓷、有的拷貝講經錄音帶、有的忙印刷……,每個人齊心合力的一邊工作、一邊修行,師徒們的收入,不但養活自己綽綽有餘,還可捐贈國外寺廟修建、濟助難民的生活物資、幫忙貧窮的社會大眾、補助同修蓋道場……等等。僧團裡有位出家多年的比丘尼,她被派到美國服務當地同修,光靠自己賺的手工錢,已經可以買機票在美國飛來飛去與同修共修,師徒秉持侍奉眾生共同的信念,樹立一樣自給自足的風範。
(頁內圖略)◆編織圍巾時的專注與歡喜
(頁內2圖略)◆彩繪頑石,化腐朽為神奇 ◆農事耕作其樂融融
|